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深海弯曲水道内部一种特殊的沉积单元:凹岸坝
作者姓名:冯潇飞  赵晓明  谭程鹏  齐昆  谢涛  张迎春  陆文明  徐睿
作者单位: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 6105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1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145
摘    要:在深海水道研究过程中,识别出深海弯曲水道内部存在一种特殊的沉积单元--凹岸坝,基于尼日尔三角洲陆坡区浅层高频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探究了凹岸坝的沉积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讨论了其与水道弯曲丘(nested mounds)、曲流河凹岸滩坝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凹岸坝是分布于曲率较大、以垂向加积为主的末期水道弯曲凹岸处的坝体沉积单元,该沉积单元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连续性较好的反射特征,其内部沉积界面倾向于水道弯曲凸岸处,倾角约1°~20°,且在凹岸弧顶处达到最大值。凹岸坝形成的关键在于惯性作用,其造成水道内部重力流流体在弯曲处发生溢岸,导致流量减少,流体动能相应降低,流体携砂能力小于沉积物负载,造成沉积物快速沉降,从而形成凹岸坝。由于凹岸坝是一种连续性较好的砂体沉积,所以其可成为潜在的、储集性能较好的油气储集体。

关 键 词:深水沉积  水道  凹岸坝  沉积特征  形成机制
收稿时间:2018-11-26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