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云降水物理飞机观测研究进展 |
| |
引用本文: | 郭学良, 付丹红, 郭欣, 等. 我国云降水物理飞机观测研究进展. 应用气象学报, 2021, 32(6): 641-652.DOI: 10.11898/1001-7313.20210601. |
| |
作者姓名: | 郭学良 付丹红 郭欣 方春刚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2.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北京 100089;3.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
| |
摘 要: | 飞机观测是云中粒子相态、分布和转化特征的重要探测技术。我国云降水物理飞机观测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飞机平台、机载测量技术、云微物理结构和降水形成机制认识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发现积层混合云中对流泡区具有更高的过冷水含量,凇附增长起重要作用,符合“播撒-供给”降水形成机制,而在层云区,当云厚度较小时,过冷水含量很少,冰雪晶的凝华、聚并增长起主导作用,并不符合“播撒-供给”降水形成机制,而当云厚度较大时,过冷水含量较为丰富,凝华、聚并和凇附增长起主导作用,基本符合“播撒-供给”降水形成机制;我国北方冬季降雪过程的形成机制主要是凝华-聚并机制,只有在水汽非常充足、云较厚的情况下,凇附增长过程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虽然在人工影响天气播撒效应、数值模式云物理过程验证、卫星及雷达遥感数据检验、对流云结构观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较薄弱,亟待加强。
|
关 键 词: | 云降水物理 飞机观测 降水形成机制 |
收稿时间: | 2021-10-04 |
修稿时间: | 2021-10-19 |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