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西高原末次冰期晚期古植被及西南季风演变
引用本文:赵增友,石胜强,袁智郴,殷建军,陈志霞,秦趣.黔西高原末次冰期晚期古植被及西南季风演变[J].古地理学报,2019,21(6).
作者姓名:赵增友  石胜强  袁智郴  殷建军  陈志霞  秦趣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重大研究项目;六盘水市科技计划
摘    要:黔西高原的长时间序列孢粉记录比较少,限制了对该地区末次冰期晚期古植被及西南季风演化过程和机制的认识。本研究通过对黔西高原一个连续的古湖泊沉积物孢粉记录的分析,并结合AMS14C测年,重建黔西高原末次冰期晚期古植被及西南季风演化。结果表明:轨道尺度上,MIS3 (氧同位素3阶段)中晚期,黔西高原主要为木本、草本植物,喜湿的针叶树种较多,西南季风较强。MIS2 (氧同位素2阶段)期间,喜湿的针叶树种减少,而草本、蕨类植物增多,指示气候冷干,西南季风减弱。千年尺度上,黔西高原西南季风响应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及H3 (Heninrich 3)、H2 (Heninrich 2)和LGM (Last Glacial Maximum)事件,导致西南季风减弱,喜湿的针叶树种减少。通过对比发现,东亚夏季风和西南季风在轨道及千年尺度上协同演化,二者均响应于北半球高纬度太阳辐射变化及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在19~18 cal ka BP,黔西高原经历最冷干气候,西南季风减弱,木本、草本植物近乎消失,而同期东亚夏季风增强,说明西南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在冰后期上存在反相位关系。

关 键 词:黔西高原  孢粉  古植被  MIS3/2  西南季风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