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南荻幼苗的生理生态特征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曹昀,尧晓晨,郑祥,纪欣圣,李梦涵,马银山.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南荻幼苗的生理生态特征实验研究[J].湿地科学,2020,18(3):356-361.
作者姓名:曹昀  尧晓晨  郑祥  纪欣圣  李梦涵  马银山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22;江西省上高二中,江西宜春336400;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幼苗的生理生态特征,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采集南荻根状茎和土壤,在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植物阳光房内,育苗并培养,待南荻萌发后,将其移植到装有土壤的培养盆中,土壤含水量分别设置为5%、10%、20%、30%、40%和45%(培养盆中的水面刚好没过土壤表面);于2017年3月10日~4月28日,共进行了50 d实验;在实验的第25天和第50天,分别测定了南荻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南荻幼苗的根系活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的第25天,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南荻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体上在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单峰型变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减小,可溶性蛋白含量波动变化;在实验的第50天,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南荻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单峰型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单谷型变化,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波动变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都比第25天的大;在各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第50天南荻幼苗的根系活力都比第25天的低很多,且在土壤含水量为40%的条件下,其根系活力最低,为0.19 mg/(g·h)。与土壤含水量为5%、10%、40%和45%的条件相比,土壤含水量为20%~30%的条件更有利于南荻幼苗的生长发育。

关 键 词:南荻  土壤含水量  抗氧化酶活性  根系活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