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岭地区金、钼矿床的成矿特点及其预测
引用本文:陈继宇,梅友松,刘钊剡.秦岭地区金、钼矿床的成矿特点及其预测[J].地质与勘探,1985(1).
作者姓名:陈继宇  梅友松  刘钊剡
作者单位: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 (陈继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梅友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刘钊剡)
摘    要:本文所讨论的秦岭地区,其大致范围是:北纬32°~36°,东径104°~114°,即东起武山,西至许昌,北达襄汾,南到大巴山、武当山的广大地区,确切地说,称之为广大的秦岭地区为妥. 秦岭地区是我国金、钼等多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之一.本文从深部地球物理、深部地质的角度,讨论本区矿产的赋存特点及其预测问题.我们认为,矿床的赋存规律是无法用一个严格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的,但是借助于现代统计学,却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矿床分布中,揭示出其内在联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