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大别造山带红安高压榴辉岩的变质演化:岩相学与Na2O-CaO-K2O-FeO-MgO-Al2O3-SiO2-H2O-O(Fe 2O3)体系中相平衡关系
作者姓名:娄玉行  魏春景  初航  王伟  张景森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邯郸 05603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25006)
摘    要:西大别造山带红安高压榴辉岩主要矿物为石榴石、绿辉石、冻蓝闪石、石英和绿帘石,有时可见蓝闪石、多硅白云母和钠云母。石榴石具有生长环带且边缘成分变化大,可分为代表峰期的Ⅰ型边(XMg高、Grs低)和受退变质改造的Ⅱ型边(XMg低、Grs高)。石榴石内蓝闪石包体发育冻蓝闪石退变边,说明包体不能完全反映进变质条件。基质绿辉石比包体绿辉石Jd含量低,在一个晶体内成分有明显变化和沿解理缝发育冻蓝闪石,显示峰后绿辉石有成分变化和退变质改造。基质中冻蓝闪石晶体较大,核部见有蓝闪石残留,说明二者有成因联系。冻蓝闪石和绿辉石都发育后成合晶结构,石榴石有韭闪石的反应冠状体。在THERMOCALC程序计算的P-T视剖面图中,石榴石Ⅰ型边反映的峰期P-T条件为2.4~2.6GPa、570~585℃,和基质中多硅白云母Si含量等值线限定范围一致,对应硬柱石蓝闪石榴辉岩组合。石榴石Ⅱ型边P-T范围为1.9~2.4GPa、530~570℃,低于峰期条件。在可能的峰后降压过程中,岩石先后主要经历了硬柱石脱水生成绿帘石和蓝闪石、绿辉石退变为冻蓝闪石的反应阶段。绿辉石、冻蓝闪石发育的后成合晶说明晚期退变过程缺乏流体,石榴石的韭闪石冠状体也可能在该阶段产生,都受局部成分域控制。红安高压榴辉岩中各矿物与成分代表不同变质阶段,称其为冻蓝闪石榴辉岩只是对现有主要组成矿物的描述,不是基于共生关系的严格岩石学命名。

关 键 词:石榴石环带; 榴辉岩; 相平衡; P-T轨迹; 西大别造山带
收稿时间:2008-04-29
修稿时间:2008-05-27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