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
引用本文:吕洪波,任晓辉,许民,欧阳江城.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J].地质论评,2010,56(5):693-702.
作者姓名:吕洪波  任晓辉  许民  欧阳江城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山东青岛,266555
2. 赤峰学院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研究”(编号 Y2008E20)的成果
摘    要: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发现的壶穴是第四纪冰川融水侵蚀的标志。近年来观察到的格陵兰冰上湖泊的突然排泄为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壶穴成因争论的本质是中国东部是否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建议第四纪学界关注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其他地貌标志。韩同林研究员的"冰臼论"促进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再研究,应当给予积极评价。

关 键 词:壶穴  负球状风化  冰川融水  中国东部  第四纪冰川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