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孕育环境探讨 |
| |
作者姓名: | 闫满存 王光谦 李华梅 李保生 文启忠 |
|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东,广州,510631 |
| |
基金项目: | 广东沿海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 :96 0 90 3)资助 |
| |
摘 要: | 通过广东沿海陆地典型地质灾害事件的统计、调查与研究表明,南澳、汕头、揭阳、阳江等地区是潜在地震多发区和强震活跃区,地震多出现在NEE、NNW和NW向活动断裂交汇的海湾附近。河流两岸、海岸、交通沿线和城镇区等人类活动区是潜在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等坡面灾害发育区。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不稳定斜坡出现的机率。雷州半岛的地裂缝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雨、旱、季节性变化特别是持久的干旱多出现地裂缝现象。隐伏岩溶区过渡抽、排岩溶区地下水是岩溶榻陷形成的直接原因。地面沉降是长期超采地下水,特别是深层承压水的结果。软土因其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承载力低,构成了沿海三角洲与滨海平原区工程建筑的非稳定地基。
|
关 键 词: | 广东沿海陆地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人类活动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