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次梅雨期疑似龙卷现场调查报告 |
| |
作者姓名: | 王啸华 黄荣 李杨 沈阳 慕瑞琪 |
|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气象台, 南京 210008;扬泰机场航空气象联合实验室, 江苏 扬州 225235;江苏省气象台, 南京 210008;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南宁 530022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BRA17521);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8-029);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2018YFC1507503) |
| |
摘 要: | 利用现场调查资料,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资料,对2019年6月29日发生在宝应县的一次风灾过程的强风类型和风灾强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本次被大风损坏的物体倒伏方向比较一致,没有辐合状特征,碎片散落范围较小,符合直线型雷暴大风特征物的分布特征。从瓦片碎片分布和树木折断后倒伏的方向判断,地面大风的风向主要为西南或偏南。对照EF等级标准估计产生风灾时短时阵风最大风力为11级左右。(2)6月29日02时,地面气旋从金湖进入宝应后向东偏北方向移动,在低压中心附近由于气压梯度力产生了极大风速4~6级的旋转风,风速较大的区域位于低压中心南侧,风向为西南风。闪电监测资料显示当时宝应境内雷电活动较弱,表明与之对应的对流风暴强度较弱,达不到形成龙卷风所需要的对流强度。(3)雷达资料分析表明该对流单体不具备超级单体回波结构特征,径向速度也没有识别出中气旋和TVS。中层的径向速度大值区下传,在近地面产生强辐散气流叠加在气旋中心南侧西南风上,增大了地面风速,因此,此次风灾是由气旋中心南侧西南风与小尺度对流风暴导致的下沉出流叠加所形成的强风造成的。
|
关 键 词: | 风灾 现场调查 雷暴大风 龙卷 |
收稿时间: | 2019-11-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