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尺度河流相致密砂岩储集层表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8段为例
引用本文:毕明威,孙娇鹏,陈世悦,周兆华,张满郎,钱爱华.多尺度河流相致密砂岩储集层表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苏里格气田下石盒子组8段为例[J].古地理学报,2023(3):684-700.
作者姓名:毕明威  孙娇鹏  陈世悦  周兆华  张满郎  钱爱华
作者单位:1. 枣庄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02112);
摘    要: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观察、岩石样品显微组分鉴定及定量、孔隙结构分类及定量表征,从砂体结构特征、砂岩类型、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等方面,多手段、多尺度全面剖析河流相砂岩,探讨河流相致密砂岩有效储集层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心滩(或边滩)粗砂岩与河道充填沉积细砂岩之间在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粗砂岩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呈粗大的、连通成片的管状孔喉,有效孔喉主要为半径大的孔喉;细砂岩孔隙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隙,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为小球状或短管状,呈孤立状零散分布,有效孔喉大都集中在小孔喉部分。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强硅质胶结、较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中粗粒岩屑砂岩为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强压实、较强硅质胶结致密化模式,砂岩致密化模式的差异,导致现今储集层中中粗砂岩的粗大孔喉和有效孔喉的比例、流体可动用能力、物性大小及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细砂岩。

关 键 词:苏里格气田  盒8段  河流相砂岩  致密化模式  控制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