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滇黔桂关键资源远景新区锂地球化学时空分布特征及找矿预测 |
| |
作者姓名: | 乔宇 王学求 韩志轩 刘福田 严桃桃 王强 吴慧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河北廊坊,065000;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450)、物化探所中央财政科研项目结余资金项目(编号JY2021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07290,41903025)联合资助的成果。 |
| |
摘 要: | 锂因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备受关注。以往锂矿勘查主要集中于盐湖型和硬岩型锂矿,针对沉积型锂矿开展工作较少。本文聚焦于中国西南滇黔桂地区,以岩石和水系沉积物中锂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基础,分析区域内沉积型锂矿成矿潜力。结果显示,中国西南滇黔桂地区水系沉积物锂含量平均值为46. 7×10-6,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32×10-6。以57. 0×10-6为异常下限,共圈定9个锂地球化学省,与已知的沉积型锂矿床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同时,锂异常浓集区与某些特定时代和岩性的地层分布密切相关。区内水系沉积物中锂元素含量受到岩石锂含量制约,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构造单元水系沉积物中的锂显著次生富集,以陆源碎屑岩为主的构造单元内水系沉积物中锂富集程度较弱。综合分析认为,西南滇黔桂地区锂异常带的形成受区域岩石类型、次生富集作用和气候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该研究对了解西南滇黔桂地区锂元素次生聚集就位机制和指导沉积型锂资源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关 键 词: | 沉积型锂资源 地球化学省 次生富集 滇黔桂地区 |
收稿时间: | 2021-12-06 |
修稿时间: | 2022-03-1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