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鲎的生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 |
| |
引用本文: | 蔡心一, 林琼武, 黄健裕. 中国鲎的生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J]. 海洋学报, 1984, 6(5): 663-671. |
| |
作者姓名: | 蔡心一 林琼武 黄健裕 |
| |
作者单位: | 厦门大学洋海系 |
| |
摘 要: | 本文首次详细报道了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产卵季节、产卵场条件、产卵方式、怀卵量及排卵量。中国鲎卵径有季节变化,此与国外报道有所不同。中国鲎的卵裂属全裂到表裂的一种过渡形式,最先在有假分裂沟的一极开始卵裂,分裂核不断增加数目并从卵黄中外移,然后分别与所在部分卵质共同形成一层分裂球居于胚的表面,形成胚膜,被此细胞层包围在内的许多呈多角形细胞相当于昆虫卵裂期的“卵黄细胞”,卵裂结果形成表裂囊胚。胚基发生位置决定于卵内细胞核分裂后向表面移动和聚集的方向以及细胞质在卵子皮质分布情况,并非固定于卵子呈扁平的一侧。本文应用活体染色法就染色粒的性质作了初步探索并就胚体在染色后发生死亡的原因和正式卵裂开始前出现假分裂沟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
收稿时间: | 1982-08-16 |
修稿时间: | 1983-12-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