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
引用本文:肖志忠,郑 炯,于道德,李 军.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J].海洋科学,2008,32(3):25-30.
作者姓名:肖志忠  郑 炯  于道德  李 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2. 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青岛,266000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 山东省青岛市科技发展基金
摘    要: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Temminck et Schlegel 1844)的受精卵为球形浮性卵,卵径为0.79~0.90 mm,无色透明,油球一个,卵黄靠近动物极有龟裂结构。在22℃±0.5℃,盐度为30的条件下,卵子授精后31 h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66~2.20 mm,在背鳍膜的前边缘上有4~5个星状黑色素;1日龄仔鱼全长1.83~2.32 mm,背鳍膜上黑色素异常明显;2日龄仔鱼,胸鳍原基出现,尾部鳍膜中间开始出现放射丝;3日龄仔鱼,背鳍膜上黑色素消失,上下颌开启,部分仔鱼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殆尽,鳔原基出现;5日龄仔鱼,胸鳍可垂直向外伸展,上下颌开启频繁;12日龄仔鱼,具有集群和趋光性;20日龄仔鱼,体前部呈黑色,在水中分散均匀,摄食旺盛。25日龄稚鱼,全长6.55~8.42 mm,体前部开始出现黑色条带痕迹;30日龄稚鱼,头部眼的上缘由一横带,鱼体体侧出现3条黑褐色的横条带。40日龄幼鱼,全长15.50~35.55 mm,鱼体体型与成鱼相似,体侧有6~7条黑褐色的横条带。通过对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学观察,了解其卵胚及仔稚的发育规律和种属的特异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鱼类早期生活史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进行条石鲷的生产育苗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 键 词: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4)  胚胎  仔鱼  稚鱼  幼鱼
文章编号:1000-3096(2008)03-0025-06
收稿时间:2007-11-05
修稿时间:2008-01-03

Developmental characters at the early stayes of the Japanese Parrotfish(Oplegnathus fasciatus)
XIAO Zhi-zhong,ZHENG Jiong,YU Dao-de,LI Jun.Developmental characters at the early stayes of the Japanese Parrotfish(Oplegnathus fasciatus)[J].Marine Sciences,2008,32(3):25-30.
Authors:XIAO Zhi-zhong  ZHENG Jiong  YU Dao-de  LI Jun
Abstract:
Keywords:Oplegnathus fasciatus  embry  larva  juvenile  fingerl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