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元宝山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变质条件 |
| |
作者姓名: | 胡荣国 冯佐海 吴杰 李赛赛 秦亚 刘诗云 郭阿龙 |
| |
作者单位: | 桂林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广西 桂林 54100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259,4170221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97049,2019GXNSFDA245009)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桂北元宝山花岗岩岩体内发育一条长约25~30 km,宽约8~10 km,呈NNE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代表性的构造岩类型为长英质糜棱岩,其主要矿物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脆性–韧性变形。本文对韧性剪切带中代表性糜棱岩样品进行了细致的显微观察,同时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糜棱岩中不同产状的黑云母、白云母和绿泥石进行了详细的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绿泥石成分地质温度计、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白云母/黑云母Ti温度计,结合多硅白云母Si压力计展开变质–变形温压研究,以期合理解译糜棱岩化过程中变形作用对云母类矿物中放射性成因氩(40Ar*)保存能力的影响以及这些云母矿物的40Ar/39Ar定年结果是代表冷却年龄还是变形年龄,为进一步探讨该地区在加里东期及其后的构造–热演化历史打下良好基础。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糜棱岩中的云母类矿物主要以大颗粒残斑和细粒基质两种形式存在,其产状和粒径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残斑云母与基质中新生或重结晶云母在化学成分上具有较大差异:与基质中的新生或重结晶白云母相比,残斑白...
|
关 键 词: | 糜棱岩化 变质—变形温度 韧性剪切带 地质温度计 元宝山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