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山东弥河流域现代洪水沉积特征与水动力过程反演
引用本文:李华勇, 袁俊英, 杨艺萍, 梁志姣, 李智慧, 吴帅虎, 张虎才. 山东弥河流域现代洪水沉积特征与水动力过程反演[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 42(2): 178-189.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1071601
作者姓名:李华勇  袁俊英  杨艺萍  梁志姣  李智慧  吴帅虎  张虎才
作者单位:1.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安阳 455000;; 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3.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污染治理研究院, 昆明 6505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云南阳宗海沉积物中细菌脱镁叶绿素含量的气候学意义及全新世古气候定量重建”(41807447);;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雅鲁藏布江中游极端洪水事件研究”(212300410101);
摘    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强天气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洪水危害愈来愈严重。理解现代洪水沉积特征,不仅可以为减轻洪水灾害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也为识别古洪水沉积提供参照依据。2018年8月中旬,山东弥河流域受双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害,对当地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在对洪水淹没区考察基础上,于下游高河漫滩区、洪水沉积物保存完好的地点获取21.5 cm长岩芯MH1(含现代土壤),并进行了粒度、孢粉、磁化率、烧失量分析。结果显示:钻孔岩芯洪水层沉积物以黏土和细粉砂为主,平均砂含量仅为1.7%,反映洪水强度不大;洪水沉积层粒度可识别出7.9和30.0 μm两个敏感组分,根据其含量变化特征,可将此次洪水过程划分为洪水初期、第一次洪峰、高水位期、第二次洪峰、退水期5个阶段;洪水沉积层烧失量显著高于土壤层,而磁化率值整体低于下伏土壤层;洪水层与土壤层孢粉特征无明显差异,表明两者孢粉组合均能反映小流域植被状况,但洪水堆积层孢粉丰度(7313.96粒/g)远高于下伏土壤层(1562.65粒/g)。实验结果揭示洪水沉积环境有利于孢粉富集,磁化率值可能反映土壤发育过程中磁性矿物的产生与积累(成壤强度),因此可作为识别古洪水层与古土壤层的参考指标,但其地理空间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 键 词:现代洪水沉积   水动力过程   粒度   孢粉   磁化率   弥河
收稿时间:2021-07-16
修稿时间:2021-10-1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