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冷泉环境自生矿物多硫同位素特征及应用
引用本文:张覃谊,邬黛黛,刘丽华.冷泉环境自生矿物多硫同位素特征及应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2(3):62-75.
作者姓名:张覃谊  邬黛黛  刘丽华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南海北部冷泉区甲烷厌氧氧化(AOM)作用耦合模式研究”(2021A1515011509);;广州市科技计划“南海北部冷泉区有孔虫特征研究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201904010311);
摘    要:正常海相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作用(OSR),但在冷泉区,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作用(SR-AOM)则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区分这两种硫酸盐还原途径,对研究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概括、了解冷泉区与SR-AOM相关的自生矿物的多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建模应用,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与SR-AOM相关的多硫同位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SR-AOM成因的黄铁矿和冷泉重晶石的多硫同位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黄铁矿和冷泉重晶石概括已被广泛应用的稳定状态盒模型和1-D反应转移模型。SR-AOM成因的黄铁矿相比OSR成因的黄铁矿具有更高的δ34S值和Δ33S值。同时,SR-AOM成因的黄铁矿的δ34S值和Δ33S值呈负相关性,不同于OSR的正相关性。此外,冷泉重晶石的负Δ33S-δ’34S相关性与受OSR控制的孔隙水硫酸盐的正相关性亦明显不同。在冷泉环境中,与SR-AOM相关的自生矿物多硫同位素特征能有效示踪该极端条件下硫同位素的演化,且有利于区分SR-AOM和OSR,这为研究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示踪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提供了有效依据。

关 键 词:冷泉  硫酸盐甲烷转换带  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作用  黄铁矿  重晶石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