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特征
引用本文:王曦,王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特征[J].矿产与地质,2019(2).
作者姓名:王曦  王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6队;黑龙江发现者矿产勘查有限公司
摘    要:斑岩型钼矿床围岩蚀变分带特征,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岔路口钼多金属矿床的围岩蚀变分带特征。围绕主成矿岩体——含斑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体由内向外划分为4个蚀变带:(石英-)钾长石化带(Q-Kf)、石英-绢云母-水白云母化带(Q-S-H)、泥化带(伊利石-水白云母-黏土-弱硅化带)(Q-I-H)、青磐岩化带(C-E-Cc)。探讨了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强硅化与早期交代的石英-钾长石化带叠加部位,赋存高品位钼矿体;中期交代的石英-绢云母化带叠加石英-钾长石化带部位,赋存层状钼矿体;强硅化叠加晚期交代的青磐岩化带-泥化带部位,赋存独立脉状铅锌矿脉(化)。正确划分蚀变带对区域上寻找斑岩型钼(铜)矿床具有参考价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