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秦岭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概论
引用本文:姜寒冰,杨合群,赵国斌,谭文娟,温志亮,李宗会,辜平阳,李健强,郭培虹,王永和.西秦岭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概论[J].西北地质,2023(2):187-202.
作者姓名:姜寒冰  杨合群  赵国斌  谭文娟  温志亮  李宗会  辜平阳  李健强  郭培虹  王永和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祁连–秦岭铜镍钴金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项目(DD20230334),“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DD20160346、DD20190379、DD20221695)下属子项目“西北地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联合资助;
摘    要:西秦岭成矿带(Ⅲ-28)已发现44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5种、非金属矿产23(包括洮砚石)种、水气矿产2种。已发现各类矿产地675处,其中超大型8处、大型31处、中型80处、小型276处、矿点280处。按成矿亚带展现的成矿强度排序:合作–西和–凤县成矿亚带(Ⅳ-28(1))>兴海–碌曲–徽县成矿亚带(Ⅳ-28(2))>迭部–武都–留坝成矿亚带(IV-28(3))>玛曲–九寨沟–三河成矿亚带(IV-28(4))。按地质时代展现的成矿强度排序:中生代(Mz)>晚古生代(Pz2)>新生代(Cz)>早古生代(Pz1)。笔者按矿种和矿床类型全覆盖原则,对西秦岭成矿带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11个,解析出矿床成矿亚系列20个及矿床式66个;基于矿床成矿亚系列的成矿时代–成矿作用–构造环境综合图解,建立了该成矿带区域成矿模式。西秦岭成矿带成矿演化的驱动力,内生动力占主要地位,外生动力占次要地位。华力西期的逐步拉张裂陷和印支期的强烈挤压造山,是西秦岭成矿带成矿最优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关 键 词:成矿系列  成矿模式  成矿演化  地球动力学背景  西秦岭成矿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