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南部OIS5e时期中亚热带北移的古生物学证据
引用本文:李志文,李保生,孙丽,王丰年.中国南部OIS5e时期中亚热带北移的古生物学证据[J].第四纪研究,2015,35(3).
作者姓名:李志文  李保生  孙丽  王丰年
作者单位:1.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3.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4. 惠州学院旅游系,惠州,516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东华理工大学)开放基金项目
摘    要: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是中国南方地区第四纪的代表性哺乳动物群,常见种属多见于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属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如猩猩、长臂猿、亚洲象和绝灭种巨貘、中国犀的现生种貘、犀等热带种,它们的存在指示了具热带气候性质的中亚热带南部的森林环境.本文在确定中国南部OIS 5e时期此类动物群种属构成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以热带种属的分布及其北界为依据,推断出中业热带北界分布至秦岭-淮河以南,较现今北移约3°,1月份平均温较今高约4~5℃,年均温高约3℃,说明在现今的亚热带地区盛行中亚热带-热带的气候环境,发生了较大的生物-气候带变迁.该变迁事件对应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高温期和35°N冬半年天文辐射总量的峰值,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结果.

关 键 词:中国南部  OIS  5e时期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中亚热带北移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NORTH MOVEMENT OF MID-SUBTROPICAL DURING THE OIS 5e PERIOD IN SOUTHERN CHINA
Li Zhiwen,Li Baosheng,Sun Li,Wang Fengnian.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NORTH MOVEMENT OF MID-SUBTROPICAL DURING THE OIS 5e PERIOD IN SOUTHERN CHINA[J].Quaternary Sciences,2015,35(3).
Authors:Li Zhiwen  Li Baosheng  Sun Li  Wang Fengnian
Abstract:
Keywords:Southern China  OIS 5e period  Ailuropoda-Stegodon fauna  north movement of the mid-subtropical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