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龙江三十二站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引用本文:侯晓光,叶松青,杨言辰,李向文,晋海滨,李明飞,郝宇杰.黑龙江三十二站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世界地质,2013,32(3):492-504.
作者姓名:侯晓光  叶松青  杨言辰  李向文  晋海滨  李明飞  郝宇杰
作者单位: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 武警黄金第三支队,哈尔滨150086
摘    要:三十二站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部额尔古纳隆起北东端上黑龙江断陷盆地边缘。矿体赋存于二十二站组中粒砂岩--泥质岩中,岩浆岩以闪长玢岩、花岗岩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区内共发现9 条矿化蚀变带,10 条金矿体,矿体长600 ~ 1 290 m,宽1. 86 ~ 5. 70 m,金品位( 1. 31 ~ 2. 44) × 10 - 6。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区内花岗岩为造山类花岗岩,具与俯冲带有关的陆缘环境或岛弧构造环境特征。闪长玢岩具有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岩的特征; 二十二站组砂岩具有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特征,认为在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于西伯利亚板块下部,二十二站组砂岩中的金元素初次富集,并为成矿提供有利空间。晚侏罗世后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流体与地幔相互作用,导致地幔金属硫化物被氧化分解带至地表浅部,最后在成矿有利部位成矿。

关 键 词:三十二站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上黑龙江断陷盆地  额尔古纳地块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