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S7.1地震地质灾害和地表破裂 |
| |
作者姓名: | 张博譞 钱黎 李涛 陈杰 许建红 姚远 房立华 谢超 陈建波 刘冠伸 胡宗凯 杨文心 张军龙 庞炜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6.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7.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2YFC3003700,2023YFC3007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77222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乌什地震应急科考项目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S7.1地震是自1992年吉尔吉斯斯坦SuusamyrMS7.3地震以来发生在天山地震带内的最大地震。主余震初步精定位和第一时间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乌什MS7.1地震的余震带总体走向NE,长约62km,主要分布在盆山交接部位。地震产生了边坡失稳、岩崩、滚石、地裂隙等次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沿构造走向微观震中两侧30km范围内。由微观震中向N约7km、向S约13km以外,地质灾害迅速减轻,且山前断层陡坎(F5)未见任何新鲜的活动迹象。结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产出的InSAR同震形变场初步结果,判定此次主震的发震断层为一条倾向NW、未错出地表的逆冲断层。在GCMT震中所在的恰勒玛提河,沿西域砾岩背斜南翼发现了总体走向N60°E、长约2km、最大垂直位错约1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该地表破裂在较老地貌面上基本沿先存断层陡坎发育,总体受一条倾向SE、与主震发震断层倾向相反的逆断裂控制。地表破裂带长2km,规模远小于乌什MS7.1地震余震带,其是由MS7.1主震所致还是因MS5.7余震造成的,以及产生地表破裂的SE倾逆断层与NW倾主震发震断裂之间是何种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
关 键 词: | 天山 乌什盆地 逆断型强震 地表破裂 次生地质灾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