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轮宽度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山地NDVI重建与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陈峰 袁玉江 张瑞波 喻树龙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树轮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树轮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树轮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树轮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沙漠地区历史气候变化序列重建研究”(编号:GYHY201206014);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树轮记录的新疆东部近300年干湿变化及其与周边地区之关联”(编号:Sqj2013015);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树轮密度的秦岭中西部温度的重建和分析”(编号: IDM201105)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山地三个采样点的青海云杉树轮样本研制出区域树轮宽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区域树轮宽度年表与5-7月NDVI变化有较好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67 (P<0.001)。利用线性回归模型重建了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山地1765–2010年5-7月NDVI变化,方差解释量为44.5%。NDVI重建序列揭示在1765–2010年期间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山地有10个植被生长良好时段和10个植被生长较差时段。同时,NDVI重建序列的低值与河西走廊极端干旱历史事件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多窗谱周期分析发现,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山地5-7月NDVI重建序列具有10.1年,8.1年,4.9年,3.0年,2.6年和2.2年的准周期变化。交叉小波分析发现太阳黑子活动是区域NDVI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基于NDVI与区域干湿变化良好相关,分析了极端低值年份和极端高值年份的矢量风场距平变化发现区域NDVI变化与大范围气候场变化有显著关联,发现当西风增强时,研究区气候偏湿,有利于树木生长,NDVI值偏高,形成较宽的树轮。当研究区被来自北面沙漠地区气流控制时候,研究区气流偏干,不利于树木生长。
|
关 键 词: | 巴丹吉林沙漠 树木年轮 NDVI重建 西风 |
收稿时间: | 2014-11-07 |
修稿时间: | 2014-12-28 |
|
| 点击此处可从《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