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 |
| |
作者姓名: | 朱筱敏 刘媛 方庆 李洋 刘云燕 王瑞 宋静 刘诗奇 曹海涛 刘相男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2.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0 3.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八厂,黑龙江大庆,163514 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
| |
摘 要: | 大量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的物源主要来自凹陷北部和西南方向,具备了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即盆地基底稳定沉降,盆广坡缓;古气候干热,古温度可达37℃;母源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古水体浅,小于10m,湖平面波动频繁,湖泊水位发生旋回变化等。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具有以下典型沉积特征:岩性细,成熟度中等,粒度概率曲线具有牵引流沉积特征;砂岩中发育有丰富的强水动力沉积构造;紫红色泥岩大面积展布,生物扰动强烈;垂向上多个间断正韵律相互叠置;具有叠瓦状前积反射地震相;三角洲大面积稳定展布,砂地比值低;发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以及席状砂,不发育河口坝。气候是浅水三角洲展布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泊收缩,河流携带碎屑物质长距离搬运,形成枝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超过20km,宽度为800~1 800m。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湖泊扩张,受湖泊的阻碍作用,河道频繁分叉改道,形成网状三角洲,分流河道在凹陷内的延伸距离一般不超过15km,宽度为500~1 600m。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广,纵横叠置,利于构成岩性油气藏。
|
关 键 词: | 三肇凹陷 白垩系泉头组 浅水三角洲 形成条件 沉积模式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