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伊朗西部Shooshta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增强机制研究
引用本文:连悦辰,刘秀铭,何玲珊,周声芳,綦昕瑶.伊朗西部Shooshta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增强机制研究[J].第四纪研究,2022(1):272-287.
作者姓名:连悦辰  刘秀铭  何玲珊  周声芳  綦昕瑶
作者单位:1.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4.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Macquarie Universit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2180)资助;
摘    要:黄土由风积形成,黄土堆积的地层不仅记录了古气候冷暖变化,地表分布的黄土区常常是旱作农业高度发展地区,并可能发展为古文明起源地,如中国黄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古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朗西部地区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途径地;位于两河下游的波斯湾入海口附近,分布着大面积尚未被认识的风成黄土。文章通过对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Shooshtar(SH)地区所采集的疑似风成沉积物样品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粒度、稀土元素,以及漫反射光谱测量,探究该剖面的磁学性质及其磁性增强机制,以发掘其蕴含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SH剖面具有风成黄土粒度分布特征和风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磁性矿物以软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并含少量硬磁性矿物针铁矿和赤铁矿,磁性颗粒以粗SSD颗粒为特征。该剖面磁性的增强受微弱的成壤作用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共同影响,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贡献更显著,SH剖面与东北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增强机制相似,但又存在区别,主要源于外源输入磁性矿物的差异和区域降水差异所导致的成壤强度不同。

关 键 词:伊朗黄土  磁性增强机制  两河流域  磁化率  古巴比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