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泥岩渗流-应力耦合蠕变损伤模型研究(Ⅰ):理论模型
引用本文:贾善坡,陈卫忠,于洪丹,李香玲.泥岩渗流-应力耦合蠕变损伤模型研究(Ⅰ):理论模型[J].岩土力学,2011,32(9):2596-2602.
作者姓名:贾善坡  陈卫忠  于洪丹  李香玲
作者单位:1.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434023;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济南25006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2.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济南25006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4. Euridice,SCK·CEN,比利时摩尔24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No.50720135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07721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02182); 863项目(No.2007AA11Z108);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资助(No.20100471516);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Q20101301)
摘    要:在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泥岩的非线性蠕变变形特点,构造了基于摩尔-库仑准则的蠕变势,建立了泥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损伤演化方程;对泥岩裂隙自愈合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围压、孔隙水和饱水时间是影响裂隙愈合的主要因素,通过引入愈合应力和水化学愈合因子的概念,建立了泥岩渗透性自愈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泥岩非线性蠕变是其内部结构损伤在蠕变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泥岩的蠕变速率不仅与应力水平、时间相关,而且还与累积蠕变变形密切相关,提出的模型能较真实反映泥岩蠕变变形过程、损伤演化、渗透性演化和裂隙自愈合,且材料常数较少,便于从实验数据中获得。文中涉及到的数值算法、程序实现、模型参数的确定以及工程应用将在本文的Ⅱ部分给出。

关 键 词:泥岩  摩尔-库仑准则  蠕变损伤  耦合  渗透性  自愈合
收稿时间:2010-01-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土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土力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