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蜓类生物多样性与高频海平面变化 |
| |
作者姓名: | 张海军 王训练 丁林 夏国英 王雷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3.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 |
摘 要: | 研究海平面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其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对于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探索地史时期的生命-环境协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对陕西镇安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 类化石的地层分布资料进行了定量分析, 探讨了 类物种分异度与相对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 研究区的 类动物群物种数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次快速的上升和一次明显的下降. 在石炭-二叠纪之交, 类物种分异度骤然增加, 是一次极为明显的生物辐射事件, 代表假希瓦格 亚科的新生. 结合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表明, 类的物种分异度与其在旋回层序中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 受海平面特别是高频海平面变化控制明显. 在海平面快速上升形成的高频旋回下部单元, 类物种分异度小, 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少; 在海平面缓慢下降形成的高频旋回上部单元, 类物种分异度增大, 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多. 在三级层序的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等关键界面上, 类的物种分异度较低, 其上物种数呈增加趋势; 在三级层序内部, 海进体系域中 类物种分异度不大, 而在高位体系域中 类物种分异度增大. 二级海平面升降与高级别 类单位的盛衰对应关系较为明显.
|
关 键 词: | 蜓类 物种分异度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石炭-二叠系界线 陕西镇安 |
收稿时间: | 2004-12-0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