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汶川M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水平形变场变化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刘瑞春,李自红,赵文星,张淑亮. 汶川M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水平形变场变化特征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4, 36(1): 634-638
作者姓名:刘瑞春  李自红  赵文星  张淑亮
作者单位: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基金项目: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3004);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1021024-1);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区”(201208009-14);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90311084)[
摘    要:
通过分析汶川M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GPS速度场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现今构造应变率场,结果显示:(1)汶川M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各区域的运动方向均不同程度向西偏转,太原盆地及其以北的区域由1999—2007年的SW或SSW向转为SWW向,且运动速率由平均约2 mm/a增加到约4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之前的SSE向转为SW向。(2)汶川M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的应变率场显著增强,大同盆地、太原盆地北段和临汾盆地西南段形成了三个压性应变集中区,2010年在这三个区域内分别发生了大同M4.5、阳曲M4.6和河津M4.8地震,可能由于这种压性应变积累的区域应力场环境有利于山西地震带中强地震的孕育和发生。(3)2009—11年,受日本M9.0地震的影响,山西地震带向西运动的速率有所减弱,应变率场张性变化明显,太原盆地及其以北区域平均速率下降为约2~3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SW向转为整体向南运动的格局,有恢复到1999—2007年背景运动状态的迹象。

关 键 词:山西地震带; 汶川M8.0地震; GPS速度场; 应变率场; 变化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Deformation Field of the Shanxi Seismic Z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M8.0 Earthquake
LIU Rui-chun,LI Zi-hong,ZHAO Wen-xing and ZHANG Shu-liang.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Deformation Field of the Shanxi Seismic Zone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M8.0 Earthquake[J]. China Earthguake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36(1): 634-638
Authors:LIU Rui-chun  LI Zi-hong  ZHAO Wen-xing  ZHANG Shu-lia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