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源- 汇系统与古地理重建
作者姓名:张志杰  周川闽  袁选俊  曹正林  陈星渝  万力  成大伟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2) 中国石油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典型湖盆源- 汇系统分析与岩相古地理重建”(编号 2019B- 03,2019B- 0307)和“中西部重点盆地源- 汇系统分析与沉积过程正演模拟技术研究”(编号 2021DJ04,2021DJ0401)联合资助的成果
摘    要:源- 汇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重建以及源储预测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盆地地质大剖面的构造- 层序特征分析、定年数据的物源体系演化分析和沉积过程约束的正演模拟等方法,深化了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纪古地理格局的认识,探讨了二叠纪源- 汇系统演化特征与二叠系源储分布规律。早二叠世为盆地断陷发育期,以石炭系为主物源,除东南部发育海相- 海陆过渡相沉积外,总体以近物源扇三角洲- 湖相沉积体系为主,多断陷的沉积格局控制了玛湖等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分布,与火山岩相关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与混积云质岩构成有利储集体;中二叠世为盆地断- 拗转换期,物源年龄开始趋于复杂,沉积中心、沉降中心较早二叠世明显向盆内迁移,早期断陷趋于连通,盆地西部仍以近物源的扇三角洲群- 湖相沉积体系为主,东南部则转换为远物源三角洲群- 湖盆沉积体系,在盆地中部发育连片分布的规模烃源岩,可与同期(扇)三角洲前缘形成良好的源储组合;晚二叠世进入盆地拗陷发育期,物源供给范围更广,物源年龄进一步复杂化,大型浅水湖盆发育远物源为主的退覆型河流- 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盆地规模油气成藏奠定了储层基础。

关 键 词:源- 汇系统  沉积格局  物源分析  正演模拟  岩相古地理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
收稿时间:2022-06-30
修稿时间:2022-12-01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