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珠江口海域春季富营养化现状与影响分析
作者姓名:谢群  施玉珍  张际标  陈春亮  孙省利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
基金项目: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海域使用金资助项目(SZCG2013040968);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3B021600015)
摘    要: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迅速发展,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于2014年春季对珠江口邻近海域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就珠江口调查海域管辖城市和邻近区域的环境现状对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珠江口调查海域营养盐污染较为严重,无机氮含量范围为0.213~1.963 mg/dm~3,平均值为0.888 mg/dm~3;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为0.009~0.063 mg/dm~3,平均值为0.033 mg/dm~3.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在珠江口上游和中游均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珠江口下游无机氮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无机氮以硝氮为主,氨氮次之,亚硝氮含量最低.珠江口调查海域DIN/P变化范围为8.5~168.0,平均值为31.8;富营养化指数E变化范围为0.3~45.1,平均值为8.2,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来自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的四大口门排入的污染物对珠江口海域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深圳西部海域沿岸和前海湾、深圳湾排入的污染物,最后是珠海、澳门和香港带入的污染物.从珠江口邻近海域环境现状对珠江口海域环境影响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为珠江口海域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海洋化学  营养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贡献率  珠江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