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山地区营城组储层绿泥石黏土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
| |
作者单位: | ;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 |
摘 要: | 以龙凤山营城组为研究对象,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CT扫描、X线衍射资料,研究绿泥石黏土的含量、产状、形成机理,以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绿泥石黏土分布广泛,主要以颗粒包壳的形式产出,厚度在不同区域差别较大,多数在5μm左右,最厚可达10μm;绿泥石黏土包壳的形成主要受水介质条件的影响,多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及内前缘环境,黑云母、辉石及富铁、镁火山物质在早成岩阶段发生水解,为绿泥黏土石包壳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从离物源区较近的扇三角洲平原到靠近湖盆中心的扇三角洲外前缘,绿泥石黏土包壳的厚度、体积分数逐渐降低,浊沸石胶结物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绿泥石黏土包壳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作用,特别是对渗透率的破坏,而绿泥石黏土包壳的发育是好储层的指示。该结果为龙凤山地区营城组致密低渗砂岩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
关 键 词: | 绿泥石黏土 包壳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营城组 龙凤山地区 |
Occurrence,growth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chlorite clay in Yingcheng formation of Longfengshan gas field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