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引用本文:杨巍, 薛莲花,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J]. 沉积学报, 2015, 33(6): 1258-126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18
作者姓名:杨巍  薛莲花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作者单位:1.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兰州 730020;;;;3.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10;;;;4.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国科学院2012年"西部之光"项目与甘肃省科技计划
摘    要: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相同样品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氦气膨胀法测孔隙度(柱体),真、视密度法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法(样品粉碎至40~60目)分别计算孔隙度。结果发现三种方法测定的三组孔隙度数值不同,每种方法在样品制备上及实验方法的差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检验三组孔隙度值的有效性,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柱体与粉碎至40~60目范围内的页岩样品测量的孔隙度值虽有差别,但在有效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但是将页岩粉碎后,页岩中的有效孔隙变化程度较大,故用柱体测定的有效孔隙度法优于其他两种碎样方法。

关 键 词:页岩   孔隙度   气体膨胀法   密度法   低温氮气吸附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收稿时间:2014-09-25
修稿时间:2015-03-0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