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黑龙江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元素及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评价
作者姓名:梁帅  戴慧敏  刘国栋  翟富荣  刘凯  韩晓萌  宋运红  赵君  张哲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34;自然资源部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034;辽宁省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034;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3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520)资助。
摘    要:研究目的】典型黑土地分布区土壤硒自然禀赋、成因来源、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评价为健康地质研究焦点,开展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迁移与累积的定量研究,对黑土地富硒农产品开发和地方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测定成土母质、土壤、大气降尘、灌溉水、作物籽实和人发等多介质硒含量,运用GIS、SPSS软件对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及评价。【研究结果】划定富硒土地46.4 km2,主要沿双阳河及其支流分布;硒以人为成因为主,主要来源于大气降尘补充,输入通量为0.21~1.47 kg/km2 · a。土壤、大豆、水稻、玉米和人发硒含量均值为0.305 mg/kg、0.0352 mg/kg、0.0287 mg/kg、0.0198 mg/kg和0.145 mg/kg;作物对土壤硒的富集系数(0.120)远小于1,人发对作物硒的富集系数(4.834)大于1,揭示人发对硒具有较强的浓缩和放大作用,硒在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迁移与积累呈“V”字型模式。【结论】土壤硒含量整体为足硒或富硒,无硒潜在环境风险。大豆、水稻富硒占比为28.4%、9.4%,未发现硒超标情况,无生物硒中毒风险。人发硒含量明显低于参考值0.20~0.60 mg/kg,人体处于缺硒状态,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引起地方相关部门关注。创新点:基于系统的生态地球化学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学原理,开展典型黑土区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迁移与积累研究,为富硒农产品开发和地方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  土壤  作物  人发  人体健康  黑土地质量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收稿时间:2021-10-14
修稿时间:2021-10-14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