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国华,江在森,张风霜,刘峡,韩月萍,沈午春,王利.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的影响[J].中国地震,2007,23(1):56-64.
作者姓名:杨国华  江在森  张风霜  刘峡  韩月萍  沈午春  王利
作者单位:1. 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300180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基金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摘    要:为了从整体上(较大尺度)跟踪区域应变场的时空变化,并更客观地描述区域运动场,文中在区域无旋转的基础上使用了以提取中低频应变信息为主的连续非线性应变模型。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位于川滇地区GPS测站所产生的复测资料(1999年~2001年~2004年),以1999年~2001年的运动为基本参考(阶段性形变背景),从2001年和2004年两期资料中分离出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对其产生的主要影响量。结果表明:①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产生了可识别的影响,且形变的方式与形变背景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差异;②震前运动场非常有序;震后的位移场有序与杂乱并存,GPS测站的位移量一般为数毫米;③震前的主应变场基本为近东西向显张性、南北向显压性,且以张性为优势;震后四川地区基本上为东西向压、南北向张,且以压性为优势,云南地区北东向张、北西向压,且以张性为优势;④震前面应变以膨胀为主,收缩区基本位于川滇块体的东界及附近地区;震后四川地区为面收缩地区(越往北越大),南部为面膨胀地区。从整体上看,昆仑山8.1级地震对川滇地区能量的积累有积极作用,重点应注意西昌-东川段及附近地区。

关 键 词:昆仑山8.1级地震  川滇地区  水平运动与应变  地震危险性
文章编号:1001-4683(2007)01-056-09
修稿时间:2006-10-302007-01-10

The Effect of Kunlun Mountains Ms8.1 Earthquake to Curstal Horizontal De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and Yunnan Areas
Yang Guohua,Jiang Zaiseng,Zhang Fengshuang,Liu Xia,Han Yueping,Shen Wuchun,Wang Li.The Effect of Kunlun Mountains Ms8.1 Earthquake to Curstal Horizontal De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and Yunnan Areas[J].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2007,23(1):56-64.
Authors:Yang Guohua  Jiang Zaiseng  Zhang Fengshuang  Liu Xia  Han Yueping  Shen Wuchun  Wang Li
Institution:1. First Cru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CEA, Tianjin 300180, China;2.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 CEA, Beijing 100036, China
Abstract:
Keywords:GP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