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秦岭凤县八方山—八卦庙Pb—Zn与Au矿化的共生/共存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李强,薛春纪,刘淑文,王晓虎.南秦岭凤县八方山—八卦庙Pb—Zn与Au矿化的共生/共存关系研究[J].地质论评,2007,53(1).
作者姓名:李强  薛春纪  刘淑文  王晓虎
作者单位:1. 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科技项目(编号200313000063),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的成果
摘    要:南秦岭晚古生代凤县—太白盆地是在扬子地台北缘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发展起来的具裂陷性质的盆地,处在秦岭微板块当中,在盆地内既产有八卦庙超大型金矿也产有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床,是铅锌与金矿床共生/共存的一个典型地区。两种矿床在地质背景、产出层位和成矿特征等方面具有某些关联,铅锌矿层产在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变泥质岩过渡层位的铁白云石—钠长石—硅质热水沉积岩系中,金矿体位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底部,由含石英细脉多期变形的蚀变钠长石、铁白云石粉砂岩等热水沉积岩系构成。硅同位素组成反映金矿床中存在两类不同来源的硅,一类是钠长石岩和顺层石英细脉的硅同位素组成(δ30Si=-0.40‰~-0.32‰),与铅锌含矿层中硅质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相似,硅质与热水沉积作用相关,另一类是金矿体中的穿层石英脉,其硅同位素反映硅来自晚期岩浆流体;铅锌矿床硫化物中硫同位素(δ34S=6.03‰~16.88‰)反映硫主要来自海底热水沉积,形成于盆地早期开放体系;金矿石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δ34S=4.10‰~15.40‰)反映硫主要为地层硫,形成于盆地晚期半封闭—封闭体系;铅同位素组成反映盆地内由西坝岩体泥盆系地层铅锌矿石金矿石铅同位素演化有幔源成分减少,壳源成分增加的趋势;氢、氧同位素数据揭示出铅锌矿成矿流体中的水来自于大气降水,金矿则具多源性,包括岩浆水、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研究认为泥盆纪海底热水沉积作用形成了铅锌矿层的主体,也使金(银、铜)在热水沉积岩系中明显富集,而中生代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流体作用使金矿体定位。金与铅锌的共生/共存关系,受控于这种成矿地质过程及流体化学、物理化学演化。金与铅锌的这种时空关系可作为已知矿床深部勘查和外围找矿的依据。

关 键 词:南秦岭  铅锌矿  金矿  流体特征  共生关系

Research on the Paragenesis(Coexist) Relationship of Lead-znic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Bafangshan-Baguamiao Deposit, Fengxian County, Southern Qinglin Mountains
LI Qiang,XUE Chunji,LIU Shuwen,WANG Xiaohu.Research on the Paragenesis(Coexist) Relationship of Lead-znic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Bafangshan-Baguamiao Deposit, Fengxian County, Southern Qinglin Mountains[J].Geological Review,2007,53(1).
Authors:LI Qiang  XUE Chunji  LIU Shuwen  WANG Xiaoh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