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东南华纪铁丝坳期-大塘坡期古气候的演变:来自CIA的证据
引用本文:齐靓,余文超,杜远生,周琦,郭华,王佳武,王萍,徐源.黔东南华纪铁丝坳期-大塘坡期古气候的演变:来自CIA的证据[J].地质科技通报,2015,34(6):47-57.
作者姓名:齐靓  余文超  杜远生  周琦  郭华  王佳武  王萍  徐源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16701)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51)
摘    要:新元古代晚期是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时期,目前可区分出至少2个全球性冰期事件。黔东地区南华纪地层中存在上下2个具有明显冰碛岩特征的地层:下部的两界河组-铁丝坳组与上部的南沱组,可分别与720 Ma的Sturtian冰期、650 Ma的Marinoan冰期事件相对应,而铁丝坳组与南沱组之间的大塘坡组则代表了间冰期的沉积。通过对铜仁松桃2口钻孔岩心铁丝坳组-大塘坡组样品主量元素的研究,探讨了Sturtian冰期晚期至其冰后期的古气候演变过程,结合化学地层学与岩石学证据,发现Sturtian冰期结束后,气候的回暖并非是突然出现,而是在主冰期结束之后尚存在短暂的小冰期。由下至上,钻孔样品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从Sturtian冰期末铁丝坳组顶部的51升至大塘坡组底部的60。大塘坡组底部CIA值波动较大,在52~68之间呈锯齿状震荡上升,代表古气候环境所发生的动荡变化,结合在大塘坡组底部所发现的组内冰碛岩层位,指示存在着短暂的寒冷事件。大塘坡组一段黑色炭质页岩的CIA值稳定在66左右,反映气候稳定在相对温暖的状态;大塘坡组二、三段粉砂质页岩CIA指数平均值为67,向上CIA值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能与Marinoan冰期启动所导致的气候转冷有关。通过A-CN-K三角图解判断沉积气候环境的稳定性与源岩成分,进一步证明了Sturtian冰期结束后气候的不稳定,以及间冰期稳定的温暖气候。冰期-间冰期波动的古气候演化可能与“大塘坡”型锰矿的成矿作用相关。 

关 键 词:古气候    化学蚀变指数    南华纪    大塘坡组    黔东
收稿时间:2015-03-11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技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