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特征
引用本文:李兆雨, 李永项, 李文厚, 李智超, 李玉宏, 张倩, 杨博, 白金莉. 2021. 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特征. 地质科学, 56(4): 1120-1133. doi: 10.12017/dzkx.2021.060
作者姓名:李兆雨  李永项  李文厚  李智超  李玉宏  张倩  杨博  白金莉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 西安 710069;; 2.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西安 710064;; 3.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中国地调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汾渭盆地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作为一个新生代断陷盆地,在周缘及内部一系列断裂带控制下,具有边断、边陷、边沉积的特征,新生代地层厚度逾几千米。本文根据大量野外露头及相关钻井资料,综合岩石学、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测井及区域地质资料,系统研究了汾渭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各时期的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新生代汾渭盆地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及风成沉积5种沉积类型。盆地边缘及山前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向盆地中心逐渐过渡为河流、三角洲及湖泊沉积,风成堆积集中分布于盆地边缘。各次级盆地沉积演化具有差异性,除三门峡地区外,汾渭盆地主体自晚始新世开始沉积并持续至渐新世早期;渐新世晚期在经历隆升剥蚀作用后,中新世再次沉降,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至晚中新世,渭河盆地的西安凹陷、固市凹陷两大沉积区以及三门峡—芮城、运城—永济一线均为湖相分布区。上新世湖盆沉积范围达到最大,湖泊广泛分布,盆地边部则大量发育风成沉积。

关 键 词:汾渭盆地   古近系   新近系   沉积相   沉积特征
收稿时间:2021-03-20
修稿时间:2021-06-0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