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4南阳暴雨过程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刘冬艳 徐艳玉 |
| |
作者单位: | 1. 南阳市气象局,河南,南阳,473000 2. 西峡县气象局,河南,西峡,474550 |
| |
摘 要: | 对2006年7月4日南阳地区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空切变线和较强的低空西南气流与地面气旋的配置,以及南阳西部处于风向和风速的辐合中心附近,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水汽输送充足,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沙氏指数、K指数、I指数对暴雨天气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单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强降水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关 键 词: | 暴雨 切变线 副热带高压 物理量场 |
文章编号: | 1004-6372(2006)04-0038-02 |
修稿时间: | 2006-09-3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与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