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作者姓名:赵忠海  郑卫政  曲晖  郭艳  李成禄  王卓  张俭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黑龙江多宝山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781024)"和"黑龙江多宝山地区异常查证项目(编号:1212011120690)"资助
摘    要:黑龙江省多宝山地区发育多期以铜金为主的成矿作用。加里东中期形成了斑岩型铜钼(金)矿床,燕山早期主要形成了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燕山晚期形成了浅成热液型金矿床。不同时期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古生代海相火山岩为主的地层的控制,同时,受到NE向和NW向2组断裂交叉形成的环(菱)形构造的控制。各期岩浆作用最晚阶段形成的硅铝质含量较高且成矿元素明显富集的小型侵入体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多宝山地区是不同时代构造-岩浆作用的中心地带,富含铜、金等成矿组分的中奥陶统多宝山组海相火山岩地层是不同时代矿床的统一矿质来源,导致不同时代的成矿作用叠加发生、不同时代矿产种类具有一致性以及矿床集中分布等特点。

关 键 词:地质学  铜金矿床  成矿作用  控矿条件  矿质来源  多宝山地区  黑龙江
收稿时间:2010-10-30
修稿时间:2012-02-1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