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中平原第5层古土壤发育时的气候与土壤水环境研究
引用本文:赵景波,顾静,杜娟.关中平原第5层古土壤发育时的气候与土壤水环境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8,38(3):364-374.
作者姓名:赵景波  顾静  杜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西安71006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西安71006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西安71006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108),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SKLLQG0605)资助
摘    要:根据关中平原4个剖面第5层古土壤风化特征的研究得出, 该层古土壤风化剖面厚度大, 明显超出了土壤发育的厚度, 形成了厚2 m多的风化淋滤黄土层; 第5层古土壤之下的黏土胶膜、风化淋滤黄土层、Fe2O3, CaCO3和元素Sr分布深度指示关中平原该层土壤发育时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900余毫米, 含水量高的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至少达到了4.2 m, 在每年4.2 m深度范围土层含水量一般都在20%以上, 4.2~5 m深度范围内土层含水量也较高, 当时土壤水分充足, 没有土壤干层形成, 适于森林植被发育. 该层土壤发育时的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大于年土壤总蒸发量, 水量平衡为明显的正值, 大气降水能够正常补给地下水. 该层土壤发育的中、晚期土壤水具弱酸性特征. 关中平原第5层古土壤发育时为亚热带气候, 而且比亚热带北缘的气候更暖湿一些. 那时秦岭以南和以北均为亚热带气候, 当时秦岭失去了亚热带与温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 夏季风活动强度大, 能频繁越过秦岭山脉, 并给该区带来了丰富的降水, 决定了当时土层含水量较高.

关 键 词:关中平原  第5层古土壤  气候变化  古重力水  古含水量  土壤蒸发量
收稿时间:2007-09-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