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盆地碳酸盐岩热液溶蚀特征及水文地质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刘元晴 周乐 李伟 王新峰 马雪梅 吕琳 邓启军 陈晨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调查局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 保定 0701512.山东科技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259,DD20160289) |
| |
摘 要: | 鲁中山区莱芜盆地在燕山期发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岩浆岩体外围碳酸盐岩区分布有水源地、富水块段等岩溶发育富水区,且靠近岩体含水层多发生大理岩化。富含CO2、H2S等酸性成分的岩浆热液流体,能对碳酸盐岩产生明显的溶蚀作用。基于岩石样品化学组分分析、水文地质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热液溶蚀地质点详细观测,构建热液溶蚀模式,对莱芜盆地及外围热液溶蚀特征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岩浆侵入使得接触带碳酸盐岩发生热液变质大理岩化;沿渗透性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等运移的热液流体,对碳酸盐岩地层产生酸性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作用,形成不同规模溶蚀孔洞,构成地下水富集空间,为寻找城镇地下水后备水源地提供新方向。
|
关 键 词: | 碳酸盐岩 水文地质 马家沟群 热液溶蚀 鲁中山区 |
收稿时间: | 2019-05-31 |
修稿时间: | 2019-10-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