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锆石U-Pb年龄和S、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姓名:郭硕  何鹏  刘洋  滕飞  胡晓佳  王文龙  杨泽黎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内蒙古温都尔庙—镶黄旗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38)和“京西冀北煤矿区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DD20190821)
摘    要:为了明确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与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流纹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以及主要金属硫化物的S、Pb同位素测试。其中流纹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71.7±1.6) Ma(MSWD=1.02),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二叠纪。金属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34SV-CDT值分布在-0.6‰~1.0‰之间,平均为0.49‰,变化范围较窄,显示S的来源单一;Pb同位素组成比较集中,206Pb/204Pb为18.207~18.674,207Pb/204Pb为15.620~15.699,208Pb/204Pb为38.144~38.790,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S、Pb同位素特征均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结合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空间分带等特征以及S、Pb同位素组成可知,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为VHMS型矿床,形成于二叠纪...

关 键 词:别鲁乌图  VHMS型矿床  锆石U-Pb年龄  二叠纪  S同位素  Pb同位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