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
作者姓名:罗静兰,  李忠兴,  史成恩,  李建,  韩永林,  王海宏,  李进步,  王成玉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2]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21; [3]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7172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编号:2003CB214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72055)和长江学者、能源盆地油气地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编号:IRT0559)资助. 致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孟庆仁研究员、西北大学地质系张成立教授参与了本项目野外露头剖面的调研工作.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为本文的野外工作提供了交通工具和一部分砂岩薄片鉴定资料、重矿物分析资料,在此深表谢意.
摘    要:野外露头剖面的岩石学与岩相组合,沉积特征与相标志,古流向测定,室内砂岩的骨架矿物、重矿物组合及其平面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以线状或点状物源为特征的一套近源快速堆积的冲积扇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盆地由快速拗陷转入逆冲负荷沉降期间。长8沉积期盆地西南部的古水流与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南方向,其次为西北和东南方向。长6油层组沉积期,盆地内部底床下沉作用减缓,湖盆开始收缩,湖盆西岸除北部有少量扇三角洲沉积外,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而盆地东北部与东部的沉积作用大大加强,致使在盆地东部形成一系列大型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至盆地西南部相变为半深湖-深湖相与浊流相沉积。长6沉积期古水流除来自西南、西北和东南方向外.还有来自北东和正东方向的次要物源,它们在盆地西南部悦乐-玄马-板桥-固城-合水-带汇合,使该地带成为混合物源区。

关 键 词:沉积体系  物源方向  上三叠统延长组  长8与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