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细粒沉积岩特征与古环境——以铜川地区瑶页1井为例 |
| |
引用本文: | 李森, 朱如凯, 崔景伟, 罗忠, 焦航, 柳涵.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细粒沉积岩特征与古环境——以铜川地区瑶页1井为例[J]. 沉积学报, 2020, 38(3): 554-57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62 |
| |
作者姓名: | 李森 朱如凯 崔景伟 罗忠 焦航 柳涵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2.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 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239001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jxb.ac.cn/fileCJXB/journal/article/cjxb/2020/3/PIC/cjxb-38-3-554-1.jpg) 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为探究长7段细粒沉积岩发育特征、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以盆地南缘瑶页1井为例,运用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RF成像等方法,对长7段细粒沉积岩沉积特征及其纵向演化规律开展系统分析。研究表明,长7段主要发育三种细粒沉积岩类型:块状泥岩、水平纹层状页岩和透镜纹层状页岩。其中块状泥岩主要位于长7段的上部和下部,发育块状构造,石英长石含量较高,黄铁矿多以八面体自形晶产出,判断块状泥岩是高能环境中的产物,水体富氧,不利于有机质的生成和保存,有机质丰度较低。![](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jxb.ac.cn/fileCJXB/journal/article/cjxb/2020/3/PIC/cjxb-38-3-554-2.jpg) 透镜纹层状页岩主要发育于长7段的中部,黄铁矿异常丰富,含有大量火山灰组分;草莓状黄铁矿粒度分布指示水体缺氧但具有一定波动;在较好保存环境和火山营养物质注入的双重作用下,透镜纹层状页岩的平均有机质丰度最高。水平纹层状页岩则多位于长7段中上部,以"有机质+黏土"或"有机质+黏土+火山灰"的结构产出,黄铁矿粒度分析指示沉积环境安静,水体缺氧,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有机质丰度介于块状泥岩和透镜纹层状页岩之间。瑶页1井长7段有机质丰度与黄铁矿含量的高相关性指示铜川地区长7期水体可能具有较高的硫酸盐浓度,硫酸盐的来源可能与湖底热液、海侵、火山喷发等事件相关。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cjxb.ac.cn/fileCJXB/journal/article/cjxb/2020/3/PIC/cjxb-38-3-554-3.jpg)
|
关 键 词: | 长7段 黄铁矿 火山灰 鄂尔多斯盆地 细粒沉积岩 |
收稿时间: | 2019-01-14 |
修稿时间: | 2019-06-3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