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空重力测量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二): 传感器与测量规划设计技术
引用本文:黄谟涛, 欧阳永忠, 边少锋, 李姗姗, 李明叁, 陆秀平, 王伟平, 董超, 汤民强, 洪黎丹, 侯广超. 美俄水下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发展分析与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24, 49(11): 1977-1991. DOI: 10.13203/j.whugis20240228
作者姓名:黄谟涛  欧阳永忠  边少锋  李姗姗  李明叁  陆秀平  王伟平  董超  汤民强  洪黎丹  侯广超
作者单位:1.福建理工大学智慧海洋科学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18;2.中国船舶航海保障技术实验室,天津,300131;3.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4.海洋智能装备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8;5.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33;6.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4013,42274015);中国船舶航海保障技术实验室开放基金(2024010201);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TA‑2023‑A002)。
摘    要:

中国水下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发展正处于关键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既有研究思路上的认知问题,又有核心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需要人们集中智慧、创新思维,寻找破解这些难题的办法。首先将重力辅助导航技术的内涵明确定义为重力补偿和重力修正两类辅助导航技术的统称,分析评述了美俄两国在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方略、规划布局、发展思路、研发路径、创新成果、测试应用及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动向,总结归纳了两国研发历程不同阶段的技术特征和成功经验,对照分析了中国研究进程与两国的差异和差距,依据中国国情提出了5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涉及研究思路、研发重点和优先事项安排等方向性议题,旨在抛砖引玉、深入交流、达成共识,为决策部门部署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水下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  重力补偿  重力修正  分析评述  对策建议
收稿时间:2024-06-21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