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磁滞剩磁(ARM)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段宗奇,高星,刘青松.非磁滞剩磁(ARM)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27(5).
作者姓名:段宗奇  高星  刘青松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共同资助
摘    要:非磁滞剩磁(ARM)是实验室中人为产生的剩磁之一,其获得过程是在一个幅度逐渐降低的交变场中,同时叠加上一个很小的直流场所获得的剩磁.非磁滞剩磁作为岩石磁学重要的剩磁参数之一,已广泛地应用于古气候环境演化及古磁场相对强度变化的研究中.同其他岩石磁学参数相似,非磁滞剩磁具有较为复杂的性质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正确认识非磁滞剩磁的性质对于解决复杂的地学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物理基础出发,系统地论述了非磁滞剩磁的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颗粒的粒径、磁相互作用、交变退磁场幅值的衰减率等),并对比了其与热剩磁(TRM)之间的异同.最后,简要介绍了非磁滞剩磁在相对古强度和海陆古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关 键 词:非磁滞剩磁  相对古强度  环境磁学

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R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geoscience
DUAN Zong-Qi , GAO Xing , LIU Qing-Song.Anhystere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R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geoscience[J].Progress in Geophysics,2012,27(5).
Authors:DUAN Zong-Qi  GAO Xing  LIU Qing-S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