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近百年东亚冬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异常
作者姓名:徐建军  朱乾根  施能
作者单位: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49475265
摘    要:运用相关及滑动相关的计算技术,讨论了近百年东亚冬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异常。研究指出,东亚冬季风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年际关系具有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季风与ENSO循环的关系受到季风的QBO以及季风-海洋的年代际背景场配置关系的共同作用;当季风与海洋的背景场处于同样状态时,强冬季风有利于第二年冬季赤道东太平洋的升温,产生El Ni?o事件;当两者的背景场处于反位相状态时,强冬季风对应于第二年冬季的La Ni?a位相。

关 键 词:东亚冬季风   ENSO循环   年代际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20条):
[1]、Li Chongyin,Sun Shuqing,Mu Mingquan.TBO的原因-异常东亚冬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作用[J].大气科学进展,2001,18(4):554-566.
[2]、盖泳铭,卢姁,张东凌,张铭.ENSO循环年代际变化及其数值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4,40(6):723-734.
[3]、梁晓妮,俞永强,刘海龙.ENSO循环年代际变化及其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08,32(6):1471-1482.
[4]、徐建军,朱乾根.印度与东亚夏季风环流对ENSO及其年代际异常响应的数值研究[J].大气科学,1999,23(2):214-226.
[5]、Qian Weihong,Zhang Henian,Zhu Yafen,Dong-Kyou Lee.近百年冬季东亚大气活动中心年际一年代变率及其对中国气温的影响[J].大气科学进展,2001,18(4):511-523.
[6]、王静,孙照渤.欧亚冬季雪盖异常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26(1):38-46.
[7]、晏红明,周文,杨辉,蔡云.东亚冬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年际年代际异常[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32(3).
[8]、李忠贤,陈建萍.东亚冬季风与冬季黑潮海温异常的关系[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5,28(1):10-14.
[9]、穆明权.东亚冬季风异常与ENSO循环关系的进一步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3):273-285.
[10]、范可,刘辉.近百年东亚冬季气温及其大气环流变化型态[J].大气科学,2013,37(2):383-394.
[11]、徐霈强,冯娟,陈文.ENSO冷暖位相影响东亚冬季风与东亚夏季风联系的非对称性[J].大气科学,2016,40(4):831-840.
[12]、张灵玲,谢倩,杨修群.大气热源年代际异常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J].气象科学,2015,35(6):663-671.
[13]、张勤,丁一汇.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平均气候态变化与ENSO循环[J].气象学报,2001,59(2):157-172.
[14]、许婷婷,郭品文,谢洁,严小静.ENSO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10(4):362-366.
[15]、朱乾根.ENSO及其年代际异常对中国东部气候异常影响的观测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21(4):615-623.
[16]、郭品文,郎丽玲.ENSO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学报,2017,40(4):463-472.
[17]、蔡学湛.福建夏季降水异常与ENSO循环及东亚季风的关系[J].广西气象,2005,26(A01):23-25.
[18]、蔡学湛.福建夏季降水异常与ENSO循环及东亚季风的关系[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5,26(Z1):23-25.
[19]、魏凤英 谢宇.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际及年代际振荡[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4):492-499.
[20]、唐民,吕俊梅.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异模态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J].气象,2007,33(10):88-9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