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细粒沉积特征精细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剖面长7油层组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吕奇奇 罗顺社 付金华 牛小兵 徐黎明 冯胜斌 李士祥 |
| |
作者单位: | (1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430100;2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430100;3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 西安710018;
4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公司,陕西 西安71001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09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239003);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Q20181308);长江青年基金项目(2016CQN16)。 |
| |
摘 要: | 野外地质露头为精细刻画沉积体内部结构、建立准确地下地质模型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河剖面长7段为例,采用岩石学、野外露头沉积学方法,详细剖析了湖泊细粒沉积的岩相类型、特征、垂向组合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延河剖面长7段发育平行层理细砂岩相、流水交错层理细砂岩相、浪成交错层理粉砂岩相、沙纹层理粉砂岩相、变形层理粉砂岩相、水平层理(泥质)粉砂岩相、块状泥岩相、水平层理(砂质)泥岩相、水平纹层页岩相9种岩相类型。在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基础上,研究认为长7段为远源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浅湖-半深湖沉积,进一步细分出7类沉积单元,其中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较为发育,水下天然堤、远砂坝、席状砂发育规模较小,浅湖-半深湖沉积只在长72段下部发育,河口坝基本不发育,仅局部可见。对各沉积单元的垂向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识别出Ⅰ、Ⅱ、Ⅲ、Ⅳ 4类垂向分布形式,其中Ⅰ、Ⅱ组合主要分布在研究区长71、长73亚段,Ⅲ、Ⅳ组合主要分布在研究区长72亚段。剖面相分析表明,长7沉积期整体为一套先变细、再变粗的细粒沉积序列,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浅湖-半深湖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
关 键 词: | 细粒沉积 沉积露头 岩相类型 垂相组合 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