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伦坡拉地区的大地构造属性与构造演化 |
| |
引用本文: | 徐正余,饶克敏,连玉秋. 1983. 西藏伦坡拉地区的大地构造属性与构造演化. 地质通报,(1): 90-98. |
| |
作者姓名: | 徐正余 饶克敏 连玉秋 |
| |
作者单位: | 1.西藏地质局;2.西藏第四地质大队 |
| |
摘 要: | 西藏伦坡拉地区系指东经88°30′—91°00′,北纬31°20′—32°20′之间,面积约两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地区。著名的班公湖—怒江深大断裂从本区北部通过,区内段叫崩则错(错意湖)—兹各圹错深大断裂。它宽4—20公里,长约200公里,由数条或数十条断层所组成。断裂带西宽东窄,任姜索日处妆敛,东段走向北西西向,西段走向南西西向。它可能形成于印支期(甚致早于印支期),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均有活动。沿断裂带具有一系列东西拉长的重、磁异常和大量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侵入岩与喷发岩,以及由二叠系等外来岩块组成的构造混杂岩等。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