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沙群岛海区晚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对弧-陆碰撞的响应
引用本文:吴时国,刘 展,王万银,郭军华,Lüdmann T,Wong H K.东沙群岛海区晚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对弧-陆碰撞的响应[J].海洋与湖沼,2004,35(6):481-490.
作者姓名:吴时国  刘 展  王万银  郭军华  Lüdmann T  Wong H K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2. 石油大学,东营,257000
3. 长安大学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西安,710046
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5. 德国汉堡大学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汉堡,D-2014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 ,KZCX3 SW 2 19号,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2 0 0 0 0 6 4 70 4号,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 ,2 0 0 10 30 2号
摘    要:东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简称东沙海区)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东邻马尼拉俯冲构造带。为了讨论晚新生代以来东沙海区的构造变形特征,从中找出吕宋弧对中国东南大陆边缘碰撞的构造相关,特别是8Ma以来的吕宋岛弧和中国大陆边缘之间构造消减过程的响应。根据地震地层学分析,结合区域重磁资料、ODP184钻孔资料对东沙群岛海区晚新生代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东沙海区自南海扩张后发育了3个沉积层序(层序Ⅴ,Ⅵ,Ⅶ),经历了较强烈的构造抬升作用、岩浆活动、沉积物剥蚀。该区发育NEE-SWW和NW-SE向两组断裂,且以NEE-SWW向断裂最为发育。断裂大多具有多次活动,且为上新世到第四纪的活动断裂构造,断块抬升幅度大,沿断裂带发生岩浆侵入。分析结果表明,晚新生代期间经历了二次重要的构造运动,即东沙运动(9.8-4.4Ma)和流花运动(1.89-1.4Ma),奠定了该区的构造格局。综合该区东强西弱构造变形、构造抬升发生的时间和应力场变化等特征看,该区受8Ma以来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与吕宋岛弧碰撞所产生的构造运动的影响,在8Ma以前,由于台湾岛不存在,活动的古东海大陆边缘延伸至东沙群岛海区东北部。

关 键 词:晚新生代构造运动  地震地层学  弧-陆碰撞  南海
收稿时间:2003/3/11 0:00:00
修稿时间:2003年3月11日

LATE CENOZOIC NEOTECTONICS IN THE DONGSHA ISLANDS REGION AND ITS RESPONDS TO COLLISION BETWEEN CHINESE CONTINENTAL MARGIN AND LUZON
Abstract:
Keywords:Late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Seismic stratigraphy  Arc-continent collision  South China Se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