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龙首山—合黎山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岩类的成因及其对阿拉善地块西南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
| |
作者姓名: | 王增振 陈宣华 邵兆刚 李冰 丁伟翠 张义平 王永超 张垚垚 徐盛林 秦翔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 2)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 北京, 100037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YWF201708)和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编号DD20160083,DD20190011)联合资助的成果。 |
| |
摘 要: | 阿拉善地块西南缘在中志留世—早泥盆世究竟是处于古亚洲洋俯冲的构造环境,还是因受控于祁连造山带而处于后碰撞伸展环境?这是探讨该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不可回避的重要科学问题。阿拉善地块西南缘出露的早古生代岩浆岩是探讨该问题的重要研究对象,但前人的工作集中于北大山和龙首山的东段。本文在龙首山西段及更西部的合黎山地区选择三个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龙首山西段的大佛寺碱性长石花岗岩形成于晚志留世(426±2 Ma),主量元素具有高SiO2(78.03%)、富碱(ALK=7.96%)、低CaO(0.60%)、贫MgO(0.13%)的特征,稀土分布呈明显的"V"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高度富集而高场强元素(HFSEs)中等富集,Ba、Sr、Eu负异常显著,属于铝质A2型花岗岩。合黎山地区的五坝黑云母花岗岩和张家窑花岗闪长岩分别形成于晚志留世(421±2 Ma)和早泥盆世(406±4 Ma),都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轻、重稀土分异((La/Yb)N=10.69~13.79),Eu负异常显著...
|
关 键 词: | 阿拉善地块西南缘 早古生代 花岗岩 岩石成因 大地构造背景 |
收稿时间: | 2019-04-26 |
修稿时间: | 2019-09-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